地理位置:浙江宁波市东埠头的将军山上
寺院住持:广传法师
占地面积:6400平米
【历史沿革】
洞山寺位于慈溪市东埠头的将军山上,据县志载:“洞山教寺,梁开平初置,宋祥符请额曰‘栖幽洞山’,乃将军山洞也。”寺前有一石块砌成的拱形体,这便是遐迩闻名的白云洞。在白云洞的前侧,有一座小巧玲珑的七级石塔,呈六棱形,每面都有佛像浮雕。“出山四朝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这古洞、古塔、古寺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寺院景观
洞山寺石塔在“阿弥陀佛”石刻和白云洞之间的岗阜上,为楼阁式六边形仿木结构。塔原有基座,共七级,今残存五级,残高4米。塔身用石块雕凿层层砌叠,逐级收缩,每面刻浅龛,内雕菩萨或佛像,或袒胸和悦,或怒目威武,或手执法器,或脚踏莲花,或跏趺莲台,神态不一,显示出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塔身每层压腰檐石,腰檐的板瓦翼角雕工清楚,坡度平缓。全塔结构简洁,轮廓清秀,出檐比例得当,充分展现出宋代石塔典型的艺术特色和历史风貌。石塔居岗阜突显处,登临观望,见青峰对峙,涧流欢奔,山麓灵绪湖碧波荡漾,一目了然,乃洞山寺一绝。
洞山寺藏经楼
白云洞横贯山坳,属券顶石砌结构,与宋代石塔相距咫尺。该建筑既作山门,又关合山之风水,构思巧妙。洞门宽2.2米,高2.4米,进深2.9米,拱顶额镌“白云洞”三字,字迹清晰。步入白云洞,景色豁然,竹林水田,古刹清泉,仿佛人间天堂。据《镇海县志》记载:邑人华颜讲学于此,有“白云封古洞,明月照空山”之句。华颜字九渊,今慈溪施公山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授工部营缮司主事,善草书,仿二王笔法。与其同时期的董其昌叹曰:“吾书不及华颜,而名过之。”名胜古迹总离不开历史人物的凭吊访谒,华颜是洞山寺访客中职位较高的历史人物,其题咏不但使洞山寺增色不少,同时也给后人提供了白云洞在明万历年间早已存在的直接依据。
“泉瀑涓涓净,山花霭霭飞,白云回合处,应是至人栖”。历代文人墨客为洞山寺留下的赞美诗篇,为我们今天重游古寺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一条山径缘溪而上,淙淙水犹如弹奏着一支淡雅的古典乐曲;竹海松涛,风过似万马奔腾,颇有几分悲壮和激烈;这里动静相宜,风景幽绝,不禁令人联想起“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老话。然而,就是这么个异彩纷呈之处,据说当初却游者不众,香火不盛。什么原因,现在已无从查考。直至明万历年间,华颜先生在此设课讲学后,洞山寺及白云洞才渐为世人所重视。
寺院古迹
洞山寺古迹甚多,最为著名的是宋代石塔和古洞。 如今,宋代石塔连同白云洞已公布为慈溪市文物保护单位。寺院附近还有将军石、“阿弥陀佛”摹崖石刻等古迹。现在寺院面积已达6,400平方米,直达寺院的盘山公路也已开通。如今的洞山寺已成为慈溪市一处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和著名的旅游胜地。
更多内容请上:众善寺院建筑http:// charitychinese.com,佛,佛教,佛教音乐,经书。你还可以通过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来了解更多的佛教资讯,众善联盟欢迎你的加入。同时你也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来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