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东岱镇山堂村云居山之巅
【历史沿革】
云居寺,位于福建省连江县东岱镇山堂村云居山之巅,又名上庵寺。唐代即建寺于此,宋元屡修,清康熙年间(一六六二年至一七二二年)重建,到民国年间,年久失修,损坏严重,部分倒塌。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圆庆上人和明性法师驻锡于此,着手修缮寺宇,开荒种地,初创业基。
云居寺大雄宝殿
一九八一年明性法师圆寂后,由理通法师继任住持,扩建大雄宝殿,修七星井和生活用房。一九八八年理通法师圆寂后,由比丘尼理顺法师任住持,理实法师任监院,一九九三年开始对总体布局进行全面调整,将原有殿宇全部拆除,重新设计仿古结构,屋顶有琉璃瓦面,殿内一九八九年重塑的释迦牟尼第三尊佛像,高三点四米,肩宽一点二米,全面用金粉装饰,鲜艳夺目。塔井浮雕九龙八凤心,工艺精巧。大雄宝殿廊前换上九根浮雕青石龙柱,殿堂高度从原来八点三米加高为十三点八米,深度增加四点三米。
寺院建筑
云居寺建筑面积六百八十平方米。大雄宝殿前方留有一块五百七十五平方米方形广场,内建七星井和千佛塔。广场前面是天王殿,建筑面积一百三十五平方米,殿前为月丬池。在大雄宝殿和广场两旁建有齐堂、祖师殿、伽蓝殿、西归堂及生活用房等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六十二平方米。大雄宝殿后座为法堂、藏经楼、僧房等,建筑面积四百四十一平方米,殿宇围墙长三百米,高二点八米。近数年来的修缮总计耗资五百多万元,全部都是信徒捐献,其中胡雪金家族一百六十多万元,郑玉英家族五十多万元。现拥有殿堂五座,大小厅室五十六间,总建筑面积两千八百一十八平方米。
云居山是连江县内四大名山之一,青山堆翠,碧岫绕云,兀峦幽谷,奇岩怪石,松树萧森,绿茵馥郁,正如云居寺前崖刻有所言「天上云居,人间仙境」。西北向有仙人迹,传说仙人曾到云居山,岩壁尚留一尺多长的脚印。北面有金猫戏鼠、尼姑洗脸、和尚貌台诸胜。云居寺左边有大字「彤云碧海」的刻石。附近有流米岩。寺侧有一小冈,首尾昂起,形好马鞍,叫马鞍山。每届秋日,游者多宿云居寺,以待翌晨登普光塔以观日出。普光塔又称云居塔,在云居山顶,游人在此极目东海,气象万千。海筏法师有联云:「海自混茫能蓄日,山无古今独居云」,生动概括了「云居观日」的独特景色。「云居观日」是鳌江十二景之首。塔旁有一巨石,呈半笏状,底部附着贝壳,上刻「海上飞来」四字,称飞来石,对考察云居山地形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满山怪石,知名者还有「美女梳妆」、「莲花台」、「杜鹃岩」等诸胜。
云居寺虽处群山峻岭之中,现有一条石面公路接通连晓公路而进入一零四国道,交通十分方便。
更多内容请上:
众善寺院建筑http:// charitychinese.com,佛,佛教,佛教音乐,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