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境内的雪峰山麓
【历史沿革】
崇圣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县境内的雪峰山麓,为禅宗著名丛林,福州五大禅寺之一。
福建闽侯崇圣寺
寺院历史
崇圣寺又称雪峰寺,创建于唐咸通十一年(870),初称应天雪峰禅院。乾宁元年(894)移寺陈洋(就是现在的地址)。在唐代,著名禅宗高僧义存禅师曾在这里弘扬佛法。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名雪峰崇圣寺,当时就有“南方丛林第一”的美称。明代,该寺列为中国禅院五山十刹之一。清末,雪峰寺开始与怡山长庆寺、鼓山涌泉寺、瑞峰林阳寺、象峰崇福寺并列为福州五大丛林。1928年圆瑛法师任住持。此外,该寺胜进法师于1938年到马来西亚弘法,在怡保修建“东莲小筑”,作为雪峰下院,并时时拨款回寺修建。抗战期间,寺遭炮轰,天王殿也被台风吹毁。1980年后,陆续进行重建。
福建闽侯崇圣寺
寺内古迹
雪峰现存古迹有:义存禅师和闽王王审知各植柽树一株,清达本和尚种植的柽树2株,法堂旁有义存禅师塔及应潮泉、梯云岭、蓖月池等24处景观,其中最著名的是枯木庵。
枯木庵在崇圣寺东南,距寺仅数百米,这里相继是开山祖师义存最初栖止念禅之地。庵内有株枯木,上端的枝梢已经折断,只余木干,高3.2米,阔7.3米。枯木内心是空的,上面露天,象揭开盖子的大饭甑。其表皮完全剥光,露出的肤廓非常坚韧,厚约10公分。枯木南向的正中开二窦如门,高2米多,宽约1米,门额如半圆形,似一天然岩洞,里面可容10多人。枯木内外有唐、宋、元、明的名人题刻20多处。其中有“维唐天佑乙丑岁造庵子及作水池”等题记,这是唐天佑二年(905年)闽王王审知捐款造庵和修筑水池的历史记载。这些树碑刻笔法遒键,被称为“树腹碑”,是福建省雕刻的三大奇物之一,也是中国罕见的唐代木碑。
唐代所植的两棵树至今已逾千载,树大十围,古干垂枝,风吹之时,犹如扫地。传说义存圆寂时说:“双柽扫地,石卵开花,我会再来”。石卵是指义存祖师塔座上的石头,现有裂纹,如开花状。双柽扫地,石卵开花都成为崇圣寺的景胜。
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