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明寺
【历史沿革】
乾明寺在常德德山东麓,始建于唐初,为当时佛教第五十三福地。唐咸通元年(860),朗州刺史薛廷望奉敕重修,请禅学大师宣鉴为住持。唐宰相裴休题“古德禅院”匾额。
寺院简介
寺院内有金刚塔、慧光塔、峋嵝塔、毗庐阁、八角亭、断桥、铁经幢、白龙井、乌龙井、钵盂泉等。重要碑帖有唐裴休书“古德禅院”刻石,唐“德山先和肖塔铭”、“宋德山乾明寺钟铭”、米蒂书“宝藏石刻”、张授“善德山”诗碣等。清末重修,武陵学者余嘉锡题。可惜这些难得的书法珍品,均已失佚。乾明寺存留的文物仅铁经幢和两块宋碑:铁经幢是国保,现在在市区滨湖公园内;宋碑是省保,藏在市博物馆库房内。
今日德山乾明寺,山门宏伟壮观,唐朝宰相裴休题写的“古德禅院”九龙大匾高悬,与当代高僧佛源大和尚题写的“乾明寺”竖匾相呼应,别具特色。金刚殿内护法韦驮,手持宝杵,威风凛凛;观音殿内塑有千手观音像及菩萨三十二化身像等等。现乾明寺为2001年,以仿宋建筑风格按唐代乾明寺的规模恢复重建,建设用地21亩,已建成山门、金刚殿、观音殿、天王殿、钟楼、鼓楼、万佛殿等第一期工程。乾明寺第二期工程,主要建筑有经幢亭、念佛堂、禅堂、祖师殿、祖师像、慧光塔、僧寮、闭关房等。
孤峰塔
寺院景观
孤峰塔目前是常德的著名景点,孤峰塔座落在与常德城隔沅江相望的德山孤峰岭。原孤峰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初名“文峰塔”,与北岸笔架城遥相映衬,象征常德人杰地灵,文运昌盛,后毁于战火。现有的孤峰塔是在原塔基上重建的,塔高33米,底径7米,七级八面,四周八角檐上装有铜铃;塔内有旋梯直到塔顶,游人登塔极目四望,周围的沅江及城市风光尽收眼底。
更多内容请上:众善寺院建筑http:// charitychinese.com,佛,佛教,佛教音乐,经书。你还可以通过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来了解更多的佛教资讯,众善联盟欢迎你的加入。同时你也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来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