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禅寺
地理位置:河南南阳市小寨乡政府驻地以北三公里处的山峦间
【历史沿革】
圆明禅寺,又称葫栗扒寺,位於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小寨乡政府驻地以北三公里处的山峦间,距城区约二十公里。
据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圆明禅碑载:“南阳郡西北四十馀里,有寺名圆明者,兴建於金元光元年(1222年),重建於明正德五年」。清雍正六年(1728年)、乾隆十年(1745年)以及民国十六年(1927年)均有重修。
圆明寺为宛北重要古刹之一,总面积约三千馀平方米,院内松柏合抱,亭台楼榭,古碑林立,翠竹掩映。该寺为三进宫殿式建筑,主体工程如大雄宝殿均系砖木结构,雕梁画栎,殿角高翅,特别是透花木雕的门窗,精雕细刻,石刻饰物,都富有极浓的宗教色彩。
圆明禅寺
寺院简介
南阳宛北古刹园明禅寺,又称葫栗扒寺,位于南阳市宛城区小寨乡政府驻地以北三公里处的山峦间,距城区约20公里。
"园明"一词出于佛教经典,《贝叶经〈椤严经〉》卷二说:"若能移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圆明"指佛的智慧,圆满普照之意。据明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园明禅碑载:"南阳郡西北四十余里,有寺名园明者,兴建于金’元光’元年(1222年),重建于明正德五年"。清"雍正六年(1728年)"乾隆十年(1745年)以及民国16年(1927)均有重修。园明寺为宛北重要古刹之一,总面积约3000余平方米,院内松柏合抱,亭台楼榭,古碑林立,翠竹掩映。该寺为三进宫殿式建筑,主体工程如大雄宝殿均系砖木结构,雕梁画栎,殿角高翅,特别是透花木雕的门窗,精雕细刻,石刻饰物,都富有极浓的宗教色彩。现存三间中殿全系古砖琉璃瓦所建,房檐四周砌着各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鸟兽和花纹图案,殿脊浮雕有麒麟、松鹤、莲花等浮雕,都形象逼真;四角檐牙,半拱高喙,宛如龙飞凤舞。殿内暖阁木刻的花草、禽鸟枝艺细赋,泥塑佛像高大如生,令人赞叹不已。中殿西侧排列着直径一尺多粗的红漆柱子。殿内的大梁直径约三尺,真是飞檐斗拱、气宇不凡。寺以地势而建,有山门,两边有威严的石刻雄狮,耸立的钟鼓二楼、中佛殿、后殿,两侧有对称的廊房、月门等,各个建筑座落有序,这些建筑均在一条中轴线上,整个建筑形式宏伟典雅,实属宛北古刹名寺。另外,后殿前后有一高一低六棱形两座古塔,高的十余丈,低的七、八丈。塔的翅角上系有铜钟。在其中一座塔上有汉的玉塔志铭,铭为长方形,正中分两行书鸟,传曹洞正宗三十八代,明微成公禅师之塔铭,前书"金峰山官司园明禅寺",下署"皇清乾隆十七年三月十五日立,系孝徒通本,长孙心功所立"。
寺院建筑
现存三间中殿全系古砖琉璃瓦所建,房檐四周砌著各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鸟兽和花纹图案,殿脊浮雕有麒麟、松鹤、莲花等浮 雕,都形象逼真;四角檐牙,半拱高喙,宛如龙飞凤舞。殿内暖阁木刻的花草、禽鸟枝艺细赋,泥塑佛像高大如生,令人赞叹不已。中殿西侧排列著直径一尺多粗的红漆柱子。殿内的大梁直径约三尺,真是飞檐斗拱、气宇不凡。
寺以地势而建,有山门,两边有威严的石刻雄狮,耸立的钟鼓二楼、中佛殿、後殿,两侧有对称的廊房、月门等,各个建筑坐落有序,这些建筑均在一条中轴线上,整个建筑形式宏伟典雅,实属宛北古刹名寺。
另外,後殿前後有一高一低六棱形两座古塔,高的十馀丈,低的七、八丈。塔的翅角上系有铜钟。在其中一座塔上有汉的玉塔志铭,铭为长方形,正中分两行书写,传曹洞正宗三十八代,明微成公禅师之塔铭,前书「金峰山官司圆明禅寺」,下署「皇清乾隆十七年三月十五日立,系孝徒通本,长孙心功所立」。
寺院内现存明代重修圆明寺碑载,其形势之胜,峰恋叠翠,美茂而肥也。
更多内容请上:众善寺院建筑http:// charitychinese.com,佛,佛教,佛教音乐,经书。你还可以通过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来了解更多的佛教资讯,众善联盟欢迎你的加入。同时你也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来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