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河南南阳市桐柏县城西六公里
寺院住持:妙侠法师
【历史沿革】
水帘寺全称为水帘禅寺,位于桐柏县城西六公里的山峡中。殿堂后面,紧临一座百米峭崖,一弘山泉自崖巅倾泻下来,活像一条 水晶挂帘悬在空中,将峭崖上部的一座天然石窟遮掩在幕后,称为水濂洞,寺因此为名。
水帘禅寺
寺院简介
水帘寺位于千里淮河之源的河南省桐柏山腹地,与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和开封大相国寺并称“当代中原四大名寺”。水帘寺是中国临宗的重要道场,也是豫南鄂兹地区佛事活动中心,河南省南阳市佛教协会就设在寺内。
寺院历史
水帘寺始建于年代已湮灭不可考,拒历代碑刻记载,宋元佑三年(108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清乾隆八年(1743年)均有重修。千百年来,水帘寺时遭兵灾匪衰、据《白云宗谱》记载,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川徵山宗林寺长老、法传临济四十一世端德和尚,朝五台归,路过桐柏山麓,睹云林峰峦,遂小住此山,并收徒传法,开坛布教。至1949年前,寺院业已荒废。1949年后,又有僧人在此结茅居耕,至“文革”时期僧人离散,千年古刹湮设于枯木败草之中。
1983年起,水帘寺在传虚、印恭、妙侠法师的主持下,开始了大规模重建修复工作。自1983年至1993年间,水帘寺先后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楼、毗庐殿、天王殿、山门、僧房楼、功德堂、观音禅林、罗汉堂、竹林精舍、华藏图书馆、佛教宾馆、素餐馆和各类房舍共180间,建塔园一处,石拱桥五座,石栏杆三百多米,石踏步九百多阶。扩坡围墙二千多立方米,拦河坝一座,护河提八百多立方米。殿内供奉有各类佛菩萨像128尊,大型木刻金刚经12面,泰国大小铜佛五尊,大钟一口重1.2吨,大鼓一面直径1.3米,宝鼎一幢高3.6米,各类法物法器二百多件,立各类石碑16通,珍藏《频伽藏》部,香港佛教青年协会赠送日本版《大正藏》二部,经书二万余册。台湾观音寺住持如俭法师赔玉佛一尊、台湾翠玉念珠一串、上品大红祖衣一件。至此俨然一座百宝庄严的梵宇佛刹巍然落成。
1993年10月28日,水帘寺举办了佛像开光、迎奉藏经及方丈升座法会,全国19个省市的佛教四众弟子及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港、澳、台地区的佛教团体代表出席法会,盛况空前。
水帘寺附近有水帘洞,自古以来便是游人汇聚、避暑消夏的理想胜地。水帘洞距地高约二十余米,同内有泥塑猕猴一尊,猴身上人泉水流出,酒在石钵中叮当有声。洞口被山顶倾泄而下的瀑布遮盖,犹如珠帘垂挂。沿石壁有阶绨和铁链可攀援而上,进入洞中,虽盛夏酷暑仍凉气袭人,沁人心脾。
寺院建筑
大殿为庑殿顶,覆青瓦,面阔5间,长约15.3米,进深4间,宽约9.7米。檐柱为梭柱造,柱有侧脚,两侧有升起,檐柱上有高厚的阑额与扁薄的普柏枋,出头处做丁字形。普柏枋上施六铺作斗栱,共30朵,第三跳华栱上,出交叉斜栱,并以斜栱代令栱,上托蝉肚形替木,承撩檐枋。殿内为彻上明造,各梁架榑枋间,分别置有隔架的驼峰、栌斗、单栱、耍头、替木等装饰性的构件。内外檐的梁架和栱眼壁分别绘有和玺等彩画。殿顶正脊前后立面有行龙雕饰,两端有鸱吻。前坡瓦垅中间,镶嵌菱形黄琉璃瓦心1方。大殿四周地面日久垫高,现台基与檐墙埋入地下深约50厘米。因翼角出檐深,后期维修时已加小柱支撑。1988年开始对大殿进行落架大修。水帘寺正殿面阔五间,长15.3米,明间格外的宽大,长5.6米,超出次间宽2.7米一倍,进深四间,宽9.7米。正殿为庑殿式顶,屋顶较为和缓,出檐深远。大殿构架举折不高,两侧有侧角和升起。其中正殿斗拱硕大,布置疏朗,补间各间朵数不等,有交叉十字形斜拱、翼形拱、驼峰等构造,个别有偷心造,具有金、元时期的建筑风格。大殿构架举折不高,两侧有侧角和升起。
水帘寺具有金、元时期的建筑风格。殿内有八根金柱,前金柱下有覆盆式柱础两方,梁枋和拱眼壁上都绘有宋绵、蟠龙、狮子、凤凰、麒麟、牡丹、博古和其它花卉纹饰。殿内部分彩画间档较长,画面线条流畅生动。大殿明间脊檩下钉有木牌题记,牌上墨书大明洪武15年4月29日吉日立阖郡官庶人等监造;梁檩子还有后金在聪九年即公元1635年、清乾隆五十六年即公元1791年、清同治四年、民国十一等四次修缮题记。水帘寺院内现存清雍正四年捐资碑一通,雍正四年重修水帘寺碑一通。
更多内容请上:众善寺院建筑http:// charitychinese.com,佛,佛教,佛教音乐,经书。你还可以通过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来了解更多的佛教资讯,众善联盟欢迎你的加入。同时你也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来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