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祖寺
地理位置:安徽安庆市岳西县境内的司空山
寺院住持:绍云法师
【历史沿革】
二祖寺又名无相寺,位于中华禅宗第一山——安徽岳西司空山,它是中华禅宗二祖慧可大师传衣法予三祖僧璨的道场,是千古禅宗祖庭,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
二祖寺
司空山方圆约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27.8米,拔地而起,如擎天一柱。是皖西重镇,安庆形胜,称之“司空扼蕲黄,天柱蔽英霍”。上有平坦之地数里,世称周朝“淳于司空居此,而得名”,又名“四空山”和“思空山”。据明代《广舆图》所载“其间产恒春藤,崖深谷邃,别有洞天,称东吴第一峰。”
司空山二祖道场是中华禅宗发祥地,是全世界几千万佛门弟子和数亿佛教信徒的宗教圣地,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二祖慧可道场,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司空山,司空山方圆约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27.8米,拔地而起,如擎天一柱。是皖西重镇,安庆形胜,称之“司空扼蕲黄,天柱蔽英霍”。上有平坦之地数里,世称周朝“淳于司空居此,而得名”,又名“四空山”和“思空山”。据明代《广舆图》所载“其间产恒春藤,崖深谷邃,别有洞天,称东吴第一峰。”
寺院复兴
开元初年(713),禅宗法嗣、六祖惠能的弟子本净(677-761),号“司空本净”住持二祖寺。天宝三年(744)唐玄宗遣中使(太监)杨光庭入山采药,与本净禅师相遇,谈经论道,光庭倍受教益,回朝奏报,本净奉诏入京。与京都名僧硕学,阐扬法理,听皆称善。得玄宗赏识,赐号大晓,拜国师还山。奉敕重建 “无相寺”、“二祖寺”、“崇报寺”等九庵五寺,僧房5048间,拥有僧尼7000余人,是中国最鼎盛时期最恢弘道场。钟鼓之声满司空,香客云集,游人跻踵,一时名誉海宇。司空山至今还有普陀洞本净石像、金轮院、僧本净肉身塔院、本净坐禅岩等遗迹。
五代至宋,有正德清寂、德止真际、圆通清晓等高僧担任住持、并拜国师。德止真际禅师舍利塔尚存于司空山塔林。宋代二祖禅刹,几经兴废,而且屡废屡建。据新近发现《建刹碑记》记载:“其刹原建于唐, 原寺规模,前后殿宇、楼阁无不备极峥嵘,奈因山高雾重,难以奈久,屡建屡废。唯二祖禅刹,天造佳境。殿接石龛即二祖洞 更易崩析。”
明代天启元年(1621),司空山的佛事又开始复兴。太空如浩禅师为恢复“二祖寺”四处奔波,得到明太守阮自华和柱史颜远大力相助,建造了祖师殿、大雄宝殿等,并建立了一石坊,由店前河程姓家族将整个殿宇改为“全用石造,以希永久”。所有梁、柱、椽、瓦、墙全系花岗石精凿砌成。
至明天启元年(1662)明末和太平天国时期,又几遭兵燹。到了“文革”后期,司空山仅存的近六十尊佛像和一座大雄宝殿也被破坏。
大雄宝殿
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9)禅宗法嗣目唐戒可禅师,来此中兴石室,复建二祖寺,并造大雄宝殿、观音楼、大士阁、祖师殿及两廊横楼僧舍、香厨静室,金容玉像,祖刹重光。目唐戒可禅师,性敏决,博览群书,通佛典。其悟心在语言文字之外。清代司空山二祖禅刹,香火鼎盛,来此敬香朝圣者,络绎不绝。题诗作赋者甚多。
清末民初,动乱频繁,殿宇年久失修,佛事萧条,香火冷落。至“十年文革”期间,仅存佛殿二幢、佛像五十余尊,又遭浩劫,荡然无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佛教政策得以落实,司空山二祖道场,得到佛教界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1989年9月,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高僧,在九华山召开佛教中华禅宗二祖道场论证会,确认二祖道场在司空山,成立“司空山二祖道场修复委员会”。此举得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的支持与赞助,并亲自担任修复委员会的顾问。他老人家亲笔书写“司空山”山名、和“二祖寺”寺名。兴赋《江城子》词一首:久萦魂梦故乡山,赤崖悬,彩云间。太白书声,流水听潺潺。欲问可公消息在,空谷石,与心安。
1990年4月,香港宝莲寺圣一法师由九华山仁德方丈、深圳弘法寺本焕长老陪同朝拜司空祖庭,感慨万千,称司空山为“天下禅宗第一道场”,留下了“司空名山,二祖道场,衣钵单传,佛法远扬”的墨宝。
1990年10月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专程来朝拜二祖道场并题吟 “早闻太白读书堂,梦想登观恨未尝。不意耄年行脚到,谪仙不见见空王。名号司空实不空,分明妙相现高峰。乡人指道如来卧,哪识安禅制毒龙。无相真成无相寺,观空观坏得安心。愿于空后能成住,不负当年立雪人。”等三首诗。
1991年9月,二祖寺上院祖师殿修葺一新。2001年9月,上院大雄宝殿竣工。2002年3月,下院五观斋堂竣工。2003年5月,下院大殿、六和堂竣工。2009年4月,造价500多万元的上院禅堂、斋堂、僧房竣工,即将开光使用,上院初具规模。
2007年7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华禅宗初祖祖庭——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到司空山朝礼二祖祖庭。
2008年11月,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先生考察司空山二祖寺,发心捐巨资修复禅宗二祖寺,下院一期工程将于2009年7月份动工。
二祖寺
寺院景观
自南北朝以来,司空山就是名僧开悟说法和文人雅士寻幽揽胜地。其以“二祖禅刹、太白书堂、玄妙古松”等八景构成的八景文化是唐宋以来吴头楚尾宗教、文化和旅游景观之集大成。古诗云:“司空斜插一枝峰,压倒群山千万重。欲问仙家何处有,佛道司空白云中。”
二祖禅刹
二祖禅刹位于司空山主峰仰天窝,背倚峰顶悬崖,面对讲经台,左有翠岗拱抱,右有香泉潺流,天造道场,超尘绝世。二祖禅刹由二祖寺和祖师洞、祖师殿三部分组成。门额上刻“祖刹重辉”四大字。二祖佛龛楹联为:天堑长流,望河上,鱼跃鸢飞、冲开皓月;地维卓立,看山间,蛟腾凤起,顶戴苍穹。
祖师洞
祖师洞称“二祖石窟”是慧可初来司空山卓锡之处。后在石洞前建寺,称“二祖寺”。昔时殿宇辉煌,巍然仑奂,为禅宗名刹。唐宋古楹联为:窥天柱而踞司空,山中狮子。继达摩以传僧璨,佛界神光。
三祖洞
在二祖寺后,亦称“三祖石庙”。三祖僧璨常住司空山时修禅之所。驻锡天柱山山谷寺后,尝往来于天柱、司空之间,三祖大师亦居于此。石洞东南面为巨石,中间裂缝如刀削,每天可于石缝中见太阳升起。相传此石缝为三祖僧璨大师信念所辟开,僧璨大师在司空山苦修数十年,参悟得证《信心铭》。住持萝庵曾作《礼三祖洞》诗云:真言一道众花凋,口款供通不打招。解脱固求谁缚汝,赚他道信小儿曹。
讲经台
在二祖寺前,为二祖讲经说法之处。清康熙贡生祝大忠撰联云:趺坐谈经,鹦鹉传音通梵语。居尊说法,松筠流翠滴高台。
传衣石
在三祖洞后,上有 “二祖大师传衣之台”、“传衣石”、“空观”等石刻。一块大石前伸,仅可容纳两人打坐。此石是二祖慧可传衣钵给三祖僧璨之处,后称二祖大师传衣石。“传衣石”斗大三字为明代著名诗人、刑部尚书时太湖县知事翁溥所书。传衣石上有一口如茶杯大,深3寸之石洞,为达摩“空观”塔基。旁有斗大“空观”二字,为著名思想家、明初南京左参政时太湖县令罗汝芳所书。打座传衣石,如御座大鹏,青龙白虎,双翅翱翔;寺前供案,似瑞鸟昂首;后有千寻玉垒,为万丈屏风。
现在,“二祖禅刹”及当年“祖师洞”、“三祖洞”、“讲经台”、“传衣石”(当年二祖把木棉袈裟传给三祖之处)依然如旧,二祖秘籍珍藏地“葫芦石”至今还是一个谜。
寺院住持
2006年4月,安徽省佛教协会会长妙安长老三次礼请绍云长老修复司空山二祖祖庭,年届70高龄的绍云长老于2006年6月正式担当起修复二祖道场的重任。绍云长老是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关门弟子,沩仰宗第九代传人。现为禅林典范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首座、江苏兜率寺首座、宝峰寺首座、高旻寺首座,香港宝莲寺、宝林寺首座。2006年3月以嵩山少林寺首座身份接待俄罗斯总统普金来访,曾先后应邀到印度、缅甸、泰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讲经说法,是海内外著名的老禅师。2008年12月,经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同意,绍云法师聘请少林寺当家师、少林寺文化和素食中心负责人、少林武僧团教练、北京大学哲学硕士释行渡为二祖寺监院,协助管理二祖寺上下院。
寺院交通
铁路:合九(合肥-九江)铁路有支线通往安庆,每天有始发北京、上海的空调列车,还有发往蚌埠、合肥、黄梅的普通旅客列车。
水运:安庆港是国家一类口岸,承担皖西南及赣、鄂、豫诸省物资集散,旅客运送任务。主要航线有:汉口-上海,汉口-南京,上海-重庆,九江-南京;区间航线有:安庆-南京,安庆-芜湖,安庆-九江。
航空:安庆民航售票处位于市区菱湖南路175号,航班起飞前2小时有民航班车在此发车。目前大部分航班都已停航,每周至上海还有2-3个航班。
公路:安庆有2个主要长途汽车站,从安庆到合肥,每天6:00-17:50,10分钟发一班依维柯,车程3小时,票价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