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浙江杭州市西部桐庐县城内
寺院住持:法镜法师
【历史沿革】
杭州桐庐圆通禅寺,座落在杭州西部桐庐县城内,面临富春江,背倚舞象山。始建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距今已有1370多年,初名“紫竹林”,供奉观世音像。唐会昌年间(公元841—846年),扩建为寺,名圣德寺,又名潮音寺。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朝廷赐名“圆通禅寺”,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寺僧安隐法师重建。抗日战争时期,寺院遭日机轰炸被毁,后陆续拆除。千古名刹,千年沧桑,七经劫火,却屡毁屡建,实乃观音慈悲,深入人心之显现。
寺院布局
天王殿
天王殿是圆通寺的第一重殿,殿额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欧阳中石所书。殿内正中端坐着大肚皮弥勒佛,袒胸露腹,人称“皆大欢喜”,以“迎客僧”的身份欢迎四方游客的到来。弥勒佛后面,手执降魔杵的是韦驮菩萨,以“护法神”的身份护送四方游客旅途平安。分坐大殿两侧的是“四大天王”,他们手中依次执有青锋宝剑、琵琶、宝幡和灵蛇四种法器,分别象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天王殿后,左右两边各有一座高耸三层檐殿宇,雕梁画栋,光彩夺目,左为祖师殿,供奉菩提达摩,右为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菩萨,两尊像均为高5米的四面菩萨铜像。两殿之间是一口放生池,池中放养的鱼群悠哉游哉,圆通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放生活动就在这里举行。
绕过放生池,拾级而上,迎面是“大圆通殿”,它是圆通寺的正殿。这座单层重檐重叠式的歇山顶建筑,以桔黄色为主调,配以“双龙抢珠”的屋脊翘角,金碧辉煌,恢弘阔大。大圆通殿的匾额为原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郭仲选手笔。殿前四根汉白玉盘龙柱,每根柱高8米,直径1米,各镂刻着两条龙,八条龙象征着天龙八部下凡护法,姿态各异,或腾云戏珠,或欲奔腾飞,活灵活现,被誉为圆通寺的“镇寺之宝”。殿内正中是一尊千手观音铜像,高8.5米,妙相庄严,仪态万方,为目前江南寺庙中所少见。两侧的三十二尊观音化身彩塑像,神采飞扬,蕴含着人们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和信仰。
寺院住持
法镜法师,法号万照,祖籍甘肃。法师深具善根,三岁就随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经典,七岁学习中华武术,17岁于宁夏保安寺出家修行。后入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修学,1992年于南京宝华山受具足戒,1996年获硕士学位。
因法师精通经戒,堪为众范,在各寺均得到重视,多被委以重要职务,先后担任过泉州大开元寺当家、泉州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泉州佛教博物馆馆长,弘一大师学术研究会办公室主任、山东大灵岩山寺当家、江西佛学院教务长、宁夏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州六榕寺当家等重要职务。工作期间,曾接待贾庆林、李长春、王刚、曾庆红、吴仪、李瑞环、迟浩田、吴官正、黄菊、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以及海内外诸多名人及各山长老。
多年来,为弘法利生,法镜法师还 曾在海内外佛教刊物上发表过论文、散文、诗歌等几十余篇;并应邀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泉州国立华侨大学等高等院校做学术演讲,深受各界人士欢迎。
法镜法师接元音老人法脉,为心中心密法第四代传人,亦为资格灌顶金刚上师,为无数佛子开启心中心修行法门。
2008年,法镜法师结缘元符寺,受成安县政府邀请任元符寺住持;2010年又受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政府邀请任圆通禅寺住持。
更多内容请上:众善寺院建筑http:// charitychinese.com,佛,佛教,佛教音乐,经书。你还可以通过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来了解更多的佛教资讯,众善联盟欢迎你的加入。同时你也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来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