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江西吉安市梅塘镇龙须山
寺院住持:妙心法师
【历史沿革】
资国寺曾在历史上鼎盛一时,有“九殿十八堂”的佛教大道场,从唐代至民国时期是吉安地区的佛教圣地,历史上其建筑规模比青原山净居寺院还要大2至3倍。在资国寺东西两侧以前有2处塔林,其数量达500座之多,但后来都被拆,用于修水库。寺内现还保存了很多文物古迹。其中有唐、末时代刻凿缠枝莲纹、莲瓣纹青石柱墩近10尊,以及清代光绪年间镌刻的青石“地藏殿”、“地藏阁”石刻2方。该寺坐西北面东南,原为“长兴寺”,宋真宗大中禅符二年(公元1009年)改现名,历史1200多年。
据《庐陵县志》记载,资国寺在历史上曾多次被废又重建。在“长兴寺”之前,这儿有个小寺叫“永兴寺”。据《江西通志·胜迹略》载:“‘永兴寺’在庐陵县安平乡(1985年改名为梅塘乡)。”有关资国寺的真实来历,后人都是依据宋《周必大游记》:“资国寺之开山祖为曹溪六祖之弟子法登。”法登为青原山开山祖行思(公元660—740年)之弟,唐代宗大历(公元766—779年)来此隐居。而其兄行思则于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从广东韶关曹溪山南华寺来青原山开辟佛堂。因此,资国寺的创建时间如果从唐代宗大历算起,就较青原山晚了几十年,迄今1200多。但民间仍流传着“先有资国寺,后有青原山”的说法。
法登在此建寺庙后,初名为法云禅院,后在山坡上发现唐太宗御赐的“永兴寺”匾,便请唐代宗改赐为“长兴寺”。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长兴寺”改名“长兴禅院”。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改“长兴禅院”为“资国禅院”,迄今世人称之为“资国禅寺”。
资国禅寺
资国禅寺屡毁屡建。“长兴寺”时期有僧尼三百余人,一时香火鼎盛。宋亡,爱国词人刘辰翁不愿为元朝官,挂印归隐家乡资国禅寺内,在乡人的支持下在寺的左侧辟“二都书院”(当时栗塘、裴家等为二十一、二十二都,故名)。他在这里边讲学边著书,其诗词《须集词》、《须溪诗》、《须集文集》就是在此完成。元末明初由于战争不断,香火不旺。当时寺内主持为人性贪,趁机卷走寺内财产,遂使众僧衣无着落食不饱腹,众僧纷纷离寺而投奔青原,二三十年内寺内空无一人。后来,又由青原山重新委派长老,重开业门。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寺中珍藏的佛经遭焚化所存无几。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不知是天火还是人为,一场大火将资国禅寺化为灰烬。从嘉靖到清世祖福临登基,资国禅寺沉寂了一百多年。由于乡人强烈要求恢复资国古刹,由青原山净居禅寺长老派人募捐,并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派眉庵行秀禅师负责重建,刚建好寺庙,于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又遭一场大火。顺治十七年复建。康熙二年癸酉(公元1663年)由主持开一大师复建塔院及法堂,但其规模远比唐宋小了不少。至清光绪二十五年,由乡人捐资重修寺门及右侧的“地藏殿”及修葺左侧的“二都书院”。
民国后来此修行的和尚不少是国民党的军人。解放后资国寺内僧人不多。由圆通和尚为当家师,四川重庆人。由于人手不多,圆通师傅年纪又大,乡人来此截梁木、楼木,使二都书院一侧全部倒塌,很大一部分财产散失民间。1958年此地曾辟为农业中学。“文革”时,寺内菩萨全毁,大雄宝殿亦将倒塌,仅于1968年整修一次。圆通师傅逝世,寺庙欠缺管理,所有楼木器材、瓦枋全为他人所窃,大雄宝殿及禅师室全部倒塌,资国寺又处于断垣残壁。
改革开放后,梅塘乡经济不断发展。在政府的重视和社会信徒的捐助下,由青原山委派僧人重修了雄伟气派的“资国禅寺”山门及围墙;重建了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新建了课堂、禅堂、大悲楼、弥勒殿、天王殿等,耗资2000余万元。不久的将来,这座气势恢宏的千年古刹将重现在游人面前,成为赣中旅游圈中又一新景点。
寺院简介
资国禅寺,位于江西吉安梅塘龙须山,始建于唐代(公元766年),由曹溪六祖弟子法登禅师兴建并隐居于此,后唐代宗赐长兴寺,并作为宫廷御用祈雨求福祭坛;唐德宗时建塔林于院内;宋太宗时更名为资国寺(公元1009年)。千百年来资国寺香火燎绕梵音广播,很多著名的高僧大德修行于此,鼎盛时期十方贤达云集,常住僧众千余人,占地数千亩,一直是汉地佛教重要的禅宗祖师道场。自唐代道殷大师入住资国寺起,一直保持着农禅并重、自给自足德古朴道风,是佛教禅宗公认的清修道场。一千多年来,资国寺历炼风雨、战火、天灾人祸的侵袭,虽几经修缮但目前大部分古建筑已被破坏殆尽,所余残垣也风摇雨蔽。2001年月,当代禅宗大德——青原山净居寺方丈体光老和尚率领十余名弟子来到资国寺,为重修资国寺募集善款并亲自组织进行修缮工作;先后募得善款几百万元,修缮了大雄宝殿、山门殿等,老和尚四方奔走发心重建资国寺,于05年元月圆寂。 为完成体光大师生前发心夙愿,光其大慈大悲向佛之心,体光大师首徒释妙心法师正式接任资国禅寺的住持,集十方善信之功德善举,全力修缮资国寺。
更多内容请上:众善寺院建筑http:// charitychinese.com,佛,佛教,佛教音乐,经书。你还可以通过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的方式来了解更多的佛教资讯,众善联盟欢迎你的加入。同时你也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来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