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九峰山中
【历史沿革】
末山九峰禅寺位于中国禅宗重镇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九峰山中。是现今世界唯一女众禅宗祖庭。每年慕名而来朝礼祖庭的禅人来自世界各地,纷沓不绝。
九峰禅寺始建于唐代,原名“崇福禅林”距今千余年历史,唐乾宁年间(894-897年),延请洞山良价法嗣普满禅师来此开山,授徒传经,声名渐盛。之后由大觉道虔禅师接代,成为著名的九峰道场。 与宜丰洞山、黄檗、五峰、高安真如,并称“五大道场”。据《五灯会元》记载,以“九峰”冠以名号的高僧,有九峰普满、九峰通玄、九峰义诠、九峰虔、九峰勤、九峰希广等。杨歧宗创始人方会,就是在九峰寺落发为僧的。
禅寺历史
九峰山的佛教开创并繁荣于唐代,中兴于宋代,衰微於明清及民国,恢复于当代,乃中国南宗禅兴衰史的缩影。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与中华本土文化从对峙、矛盾、冲突到融合,凡经六百年的发展。到了唐代,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以西元八世纪左右六祖慧能大师创立南宗禅为标志,之后的约二百年,中国的佛教特别是禅宗完成了一次大的变革,发生在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会昌年间的武宗灭法,以及晚唐的黄巢、王仙芝起义,加速了这次革命的完成。三次大的社会动汤,使佛教逐步从皇权走向民间,北方的佛教及北宗禅衰微而以农禅并重的南方山林佛教得以兴盛。山林化、民间化、本土化和禅法上的简洁明快,成为这种文化变革的主要特征。
唐代建制依自然地理条件分全国为十个道,江西地区属江南道。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七三三年),江南道被分为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和黔中道,江南西道统辖包括今江西、湖南两省、安徽南部、湖北东部等长江以南地区,江南西道的治所在洪州(今南昌市)。
九峰禅寺
寺院发展
江西特殊的地理条件,加上地方官府的扶持,吸引了饱受社会动汤的北方人才的大量迁入。大批文人学士、僧人游走其间。一时间,江西成了南方文化中心,南宗禅有了迅猛的发展。
九峰禅寺景色
六祖的两大弟子,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分别创立南岳禅系和青原禅系、南岳系下,怀让传马祖。马祖座下有百丈怀海,南泉普愿、归宗智常、大珠慧海、大梅法常等。下辈又有黄檗希运、沩山灵佑、高安大愚、赵州从谂、五峰常观等。其下有出临济义玄、仰山慧寂、香严智闲、长沙景岑、末山了然等。青原系下,青原传石头希迁,石头座下有天皇道悟、药山惟严、丹霞天然、潮州大颠等。下辈又有龙潭崇信、船子德诚、道悟宗智、云岩昙晟、居士李翰等。其下有德山宣鉴、夹山善会、石霜庆诸、洞山良价等。再下就是雪峰义存、上蓝令超、曹山本寂、云居道膺、疏山匡仁、九峰普满、九峰通玄、九峰道虔等等。两大法系形成了三大宗派:临济、曹洞、沩仰。这些祖师大德、法门龙象在江西这个远离朝廷的灵秀之地争奇斗豔。现广长舌,作狮子吼,演化无穷,谱写了中华文化最为璀璨的篇章。江西成了个道场林立,高僧云集、人才辈出的禅宗圣地,仅在现今宜春域内就有宝峰、百丈、黄檗、洞山、仰山、末山、五峰山、三峰山、南源山、逍遥山等大的丛林。小的寺庙更是不计其数,常常是一山有多寺,宛如一个禅宗的大学城。
高安真如寺的大愚禅师,师从庐山归宗智常,乃是马祖道一的法孙。虽然各种灯录上关於他的记载甚少,但在丛林中的威名一点也不逊色。当年黄檗座下的义玄禅师,大愚禅师的嫡传弟子了然禅师,在九峰山开山,筑定林院,聚徒五百,说法济世,而为禅宗史上一位杰出的尼众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