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四川省峨眉山山麓
【历史沿革】
伏虎寺,又称伏虎禅院、神龙堂、虎溪精舍,位于四川峨眉山山麓,与报国寺相邻,晋代为一小庙,唐代云安禅师重建,旁有龙神堂、药师殿;宋朝时为“神龙堂”;明朝被毁,清朝顺治八年重建,更名“虎溪精舍”,后因附近虎患,寺僧建尊胜幢以镇压,更名“伏虎寺”,康熙皇帝曾为伏虎寺题写的“离垢园”;该寺为典型汉传佛教建筑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弥勒殿、菩提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御书楼以及禅房、僧舍等。
伏虎寺山门
寺院简介
伏虎寺,晋时为一小庙,,旁有龙神堂、药师殿。南宋绍兴年间行僧心庵再建,僧士性建尊胜幢以镇虎患,改名伏虎寺,一说寺后山状如伏虎而得名。又名虎溪禅林。伏虎寺名也沿用至今。
清顺治年间,贯之和尚重建,历时二十载,为全山最大寺庙之一。进入寺门便是弥勒殿,殿内供金身泥塑弥勒坐像,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坐像。弥勒殿后系韦陀殿,内有韦陀像。
普贤殿内塑有普贤金身塑像,背龛供奉阿弥陀佛像。大雄宝殿内正龛上供三身佛,即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按佛教的信仰,三身佛是释迦牟尼的三种不同化身。殿内左龛塑文殊像,右龛塑普贤像,左右两侧塑十八罗汉像,后龛塑观音渡海像。
大雄宝殿右侧后院内有华严塔亭,中置明代铸造的紫铜华严塔一座,塔高5.8米,共14层,塔身铸有4700余尊小佛像,塔体镌刻《华严经》全文——华严铜塔以其时代久远、体形高大和铸造精良而居中国铜塔之最。
建筑特点
伏虎寺寺内景观
伏虎寺字境内,拥有三桥(虎浴、虎溪、虎啸)流水潺潺,二坊(伏虎寺、布金林)林木葱笼,背倚海拔630米的伏虎岭,斜面有飞凤山为绿色屏障,寺宅地基又处于狭窄的盘谷之中,四季气流动势涌劲,致使寺宇屋顶终年没有枯枝残叶尘积,康熙赠书"离垢园",为精辟立论。
古刹殿宇重叠,巧夺天工地构成一个个四合大院的特大天井,四周绿山秀水盘抱,四季气流反复回旋,形似"龙卷风"风卷残云,就是动物鸟虫也难有在屋顶立脚之地,何况林木枝叶也难留迹。康熙玄烨得知这一神奇怪事,赠书千年古刹"离垢园"封号,是对峨眉山佛教圣地的敬仰之笔。
从地理学气象学分析,该寺地处山洼,座西南面向东北,而东北风势强劲远胜于西南风势。寺院森林密布,山环水绕,建筑物造型特异环境构成了一幅幅"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画面。信佛的康熙帝赐书"离垢园",恰到好处。
寺院地形、环山临水,百亩建筑均系纵横交错与散点布局构成的四合院,轴线上从低到高,序列殿宇三重布局,隐没于十万株密林森森之中。这是当年建寺设计者按佛家意境,"清净无为"的构造意图构建的古刹禅林。"离垢园"佛学玄奥。
寺院景观
四川峨眉山伏虎寺
弥勒殿是伏虎寺的第一个大殿,里面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塑像。弥勒殿左右两厢为四大天王的塑像,左边手抱琵琶为东方持国天王,旁边手持宝剑为南方增长天王.在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四大天王持四物,象征风调雨顺。
在伏虎寺弥勒殿右边是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左边手握红伞的是广目天王,右边多闻天王则是手捏青龙。
伏虎寺还供奉着韦陀菩萨,韦陀菩萨是佛的护法神,所在说释迦牟尼佛入涅时,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韦陀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
伏虎寺离垢园牌匾上的三个大字,是清朝康熙皇帝来此时,亲笔所题写的.从离垢园看庭院四周的屋顶上,一年四季都没有枯枝败叶,整个寺院无尘无垢,被世人视为奇迹,所以称为"离垢园"。
大雄宝殿是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的,在殿前有很多长明灯,也叫做佛前海灯,寺宇建筑构成若干个四合院,随意性很强,但有一点很具有代表性的,完全带有川西民居特色的烙印。峨眉山地处盆地西南,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很大,工匠来自民间,民间建筑与寺庙建筑手法相融,重檐,单檐,歇山,悬山,硬山并用。小青瓦,木皮屋面,素脊,几近院落,一般以主殿"大雄宝殿"为主。大雄宝殿在伏虎寺的中轴线上,而纵轴线上的建筑也是各有千秋。
从明代以后,丛林规制已趋定型,大殿设像已有成法,大雄宝殿的佛像可分为几部份,一是大殿正中的主尊佛像。一是大殿正中的主尊佛像一般或设释迦牟尼佛,或设三身佛,或设三世佛。三身为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是本来之身;报身是通过修持得到的名位;应身为适应某种场合,应化成某种身份。而在大殿内,还会供奉有十八罗汉,一般是分别供奉在大殿两侧,共十八尊,一侧分别为九尊。
伏虎寺大雄宝殿整个殿宇气势雄伟,雕梁画栋,其实一般佛寺内很多殿堂都是以所供之佛或菩萨命名,但是所有寺庙供奉的释迦牟尼佛的殿宇称作"大雄宝殿",这是取大雄无畏之意。
华严宝塔是在伏虎寺大雄宝殿的左上方,这个塔铸造于明朝万历十三年,华严宝塔是伏虎寺的镇寺之宝。这样一座精美而巨大的铜塔铸造于将近八百年前,而且是一次铸造完成,整座塔高度有5.8米,塔身没有任何拼接的痕迹。
罗汉堂地处伏虎寺的最高处,最早修建于清朝,里面供奉着五百罗汉。
伏虎寺五百罗汉堂里实际有九百九十九尊罗汉,为什么叫做五百罗汉堂呢?在门前罗汉堂的香炉,每天都是香烟缭绕,烟火不断的。据说当初塑罗汉的大师也是一位罗汉,所以大家说的五百罗汉实际上只有九百九十九尊,而还有一尊就是这位大师。
在罗汉堂的中间有一尊面佛,他是观音的化身。在四面佛的周围就是罗汉堂的五百罗汉,这些罗汉的神态都不相同;有的慈眉善目,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凶神恶煞。但有一点却是相同,那就是每一尊罗汉都是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