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栖林寺位于福建省福鼎市西郊2.5公里的鳌峰山下,又称“栖林禅院”、“栖林院”。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重修。布局典雅,规模壮观,大雄宝殿、观音楼、放生池等均清朝所建。殿内罗汉金刚,法相庄严,现存法堂、天王殿、大雄宝殿,占地面积750平方米。
栖林寺寺内景观
大雄宝殿为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3间。寺内有宋宣和年间(1119—1125)《县仪案》石刻一块,高1.4米,宽0.8米。宣和六年(1124)水井一口,井旁镌“惟精颂”碑铭,保存较好。1989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文物
寺内有宋宣和《县仪案》碑记一方和宋宣和水井一口,保存完好。南宋状元王十朋曾于寓此,留题:“我和倦鸟欲栖林,喜见禅僧栖处深。家住梅花小溪上,一枝聊慰北归心。”“文化大革命”后文管部门拨款维修,后又重建天王殿、法堂等,1989年1月公布为县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内容请上:
众善寺院建筑http:// charitychinese.com,佛,佛教,佛教音乐,经书